找到相关内容260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4)

    持戒很精严的人,决定不会妄语。经典在中国译得多,当然大多数都流传下来,还有少数经典散失、失传了。譬如《无量寿经》总共有十二种译本,流传到今天只有五种,七种失传。唐朝译经还非常之盛。道宣跟玄奘大师是同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4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佛顶、胜利佛顶等事部密法。在藏文《甘珠尔》中有由汉译藏的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第十品以及《魔鬼第九》两本,实即此经的第九、第十两卷,经末不注译人及译经时代,但其为西藏前弘期,约当唐代的译品无疑,因为西藏的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
  • 姚兴政权与佛教

    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,十六国君主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,必须响应时代的挑战,建立一套足以让人民安身立命的制度。在这时期,正是佛教高僧大量东来传教译经,中原人民逐渐普遍接受佛教信仰,而大部分的十六国君主也...

    黎毓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191965.html
  • 仁寿舍利的“感应”分析

    三国的译经里已经出现该词。譬如,三国支谦(主要活动时间222—253年)译的《弊魔试目连经》即已说到“目连大感应”。等到南北朝初年,“感应”一词渐成佛教界常用的术语,其用法也与佛经略有差异,注重“人”...

    李四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292052.html
  •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个大师

    对于佛教也作出非凡的贡献。   在慧远定居庐山之前,佛教的中心多在各国首都。洛阳、邺下、建康,先后因为这种原因聚集着众多的胡汉僧侣,从事译经、传教。后赵许可汉人出家之后,情况发生变化:信徒增加了,寺院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893221.html
  • 论说一切有部“实有”思想对慧远之影响

    未见有佛图澄译经之记录,但其学与罽宾有部学说有关,似不为过。迨到苻秦统一中国北方,与西域往来更为频繁,罽宾沙门遂得以云集长安,从事译经活动。西元379年,慧远的师父道安到达关中。他广泛搜集梵文佛典,在...

    夏金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093349.html
  • 不空三藏是长安佛教和五台山佛教的一位重要高僧

    其它有二部、二卷。其译经之数量、质量,堪与罗什、真谛、玄奘媲美,故有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的美誉。   不空的一生,主要是灌顶传法,授戒度僧,弘扬密教,建立密宗。赵迁在其《行状》中说:“大师据灌顶师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493391.html
  •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

    ”,既是汉代译经通常采用的格义之法,也是佛教由趋附黄老,向形上思维玄理转化的关捩。他对涅槃的诠释不仅是道家的虚无寂寞,而且是“妙绝有无”、“超度四流&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993674.html
  • 一花一世界:天下赵州生活禅

    西天取得真经。小说里的唐僧,在中国,妇孺皆知。   历史上,玄奘从印度取回佛经后,玄奘倾其余生精力,译经弘法,其译著数量之大,质量之高, 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他为中国佛教文化留下了宝贵的一笔财富。 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794088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口述记

    十七年,学成回国后,主要从事于译经、讲经工作,很少著述,他奠定了唯识宗在中国发展的雄厚基础,他传法给窥基后,唯识宗正式创立。   下边说论文。   如世尊言,一切法无我,何等一切法,云何为无我。 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法相|唯识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82994600.html